-
咨詢服務CONSULTING SERVICE
-
精細加工FINE MACHINING
-
廠家直銷DIRECT DEAL
-
大量現貨LARGE STOCK
-
來圖訂制CUSTOM DRAWING
了解多種碳碳加工方法 2
1. 直熱式化學氣相滲透(HCVI)法
沈陽金屬所湯素芳等在FCVI的基礎上,通過 電磁交變電場增加反應過程中氣體中間產物的活性與碰撞幾率,發(fā)明了HCVI方法,提升了反應速率,使 小尺寸樣品僅需20h就可達到1.7g/cm3。
2. 液相浸漬法研究進展
液相前驅體(瀝青、樹脂等)中瀝青浸漬液的碳轉化率較高,制備的C/C復合材料易石墨化,抗燒蝕和熱震性能好。樹脂浸漬液制備的C/C復合材料雖然密 度較低,但強度高,耐酸堿性強。液相浸漬技術相比CVI技術優(yōu)點在于碳基體硬度高、耐腐蝕、成本低、周期短、適用于制備大型樣件,缺點在于設備強度要求高、工藝復雜,需要反復浸漬、體積收縮大。
液相浸漬工藝分為低壓浸漬碳化(PIC)法和高壓浸漬碳化(HPIC)法。研究表明,低壓時,瀝青碳轉化率僅為50%左右,但在100MPa 高壓浸漬下,碳轉化率可達90%。因此高壓浸漬碳化不僅可以提升原料 的利用率,還可以提升致密化效率。高壓浸漬制備周期短,但設備復雜,成本高。哈爾濱工業(yè)大學蔣文強 等采用液相浸漬與真空熱壓燒結相結合方法,解決了傳統(tǒng)液相浸漬法制備周期長、彎曲性能較低等問題,其研究了原料比例以及浸漬溫度對復合材料性能的影 響,最終獲得了密度達到1.75g/cm3,最大彎曲強度可達383MPa的C/C復合材料。
西北工業(yè)大學開發(fā)了超高壓成形工藝,該工藝利用普通壓力機施壓,可大幅度提高浸漬效率,獲得與熱等靜壓相近的浸漬碳化效果。目前應用最多的方法為真空壓力浸漬(VPI) 法,通過抽真空使浸漬液在負壓的作用下充分浸潤碳纖維預制體,之后施加高溫高壓使前驅體碳化生成碳基體。該方法浸漬效率高,十分有利于前驅體碳化與固化。
壓力浸漬法通常用于高密度耐燒蝕 C/C 復合材料,而對力學性能要求較高的C/C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則首選CVI工藝。
3. CLVI 法
CLVI法是將預制體浸滲在液烴中,通過液烴在高溫下的蒸發(fā)降低預制體外側溫度,實現從內而外的溫度差,使前驅體首先在內測高溫區(qū)沉積然后逐漸向外側推移,完成致密化的過程。該方法與等溫CVI相比:預制體始終浸滲在前驅體中,內側溫度高、氣體濃度高,縮短了浸滲與擴散的路徑;反應中的溫度差、氣 體的循環(huán)對流減弱了擴散對反應的限制,大幅提升了沉積效率。
張曉虎等通過該方法制備小尺寸C/C復 合材料,僅需3h材料密度可達1.7 g/cm3,沉積效率 相比等溫CVI提升了近百倍。2006年,西安交通大學王繼平等開發(fā)了CLVI雙熱源加熱法,該方法解決了CLVI方法預制體外側溫度較低、沉積延遲的問題,以煤油為前驅體,沉積3h后復合材料密度約為1.72 g/cm3。
4. CVI法研究進展
由于CVI法制備過程可精確控制,產品性能優(yōu)異,是當前國內實驗室及工業(yè)化生產中應用最早和最廣的方法。但該方法制備效率低、周期長、成本高。因此在近二十年內,國內C/C復合材料研究者不斷改進并開發(fā)新的CVI技術,使其成本與周期大大降低,極大滿足了我國在軍工及民用領域的需求。21世紀后,經過對傳統(tǒng)等溫CVI法、熱梯度CVI法以及壓差CVI法等工藝的改進、創(chuàng)新,我國開發(fā)了一系列新型CVI技術,主要有:
5. 限域變溫強制流動化學氣相滲透(LTCVI)法
在FCVI工藝基礎上,西北工業(yè)大學侯向輝等在此基礎上提出LTCVI 法,通過有限區(qū)域遞進控溫方式改進原始熱梯度加熱方法,實現前驅體的強制流動,達到材料密度均勻的目的,該方法能夠在80~100h內使材料密度達到1.70g/cm3。陳強等在FCVI基礎上,通過增加脈沖電磁閥,周期性控制樣件背壓,使 FCVI 法中穩(wěn)定流動的氣流變?yōu)槊}沖流動,增加了前驅 體在預制體中的滲透性,解決了FCVI法中由于熱端 面優(yōu)先沉積產生的氣流阻塞現象,該方法可在100h內使C/C復合材料密度達到1.70g/cm3。
中南大學張福勤等通過改良壓力梯度CVI的爐體,利用中心加熱源實現熱梯度與壓力梯度相結合,可快速沉積C/C復合材料盤狀部件,在60h內可使密度達到1.52g/cm3,該方法沉積效率較高,適用于大批量盤狀構件的沉積。更多碳碳復合材料信息可查看http://www.bisic.cn

